新高考選政治有優勢嗎?賦分高嗎?為什么選的人少?很多朋友對這方面很關心,大學路整理了相關文章,供大家參考,一起來看一下吧!
新高考著實是掀起了一波熱浪潮,逐步打破考生和家長傳統觀念里的高考模式。很多考生家長覺得選擇人數少的科目競爭肯定小,盡量就要選擇這樣的科目。政治科目選擇的人數就很少,那真的是這樣的嗎?在等級賦分制度下選擇政治科目,有沒有什么學習、賦分優勢呢?
一、新高考模式下選擇政治的優勢
1、高二可以減輕壓力: 之所以說減輕壓力,是因為政治到了高二上學期才進入合格考,其他的物理、化學、生物、地理、歷史在高一下學期就已經結束了課程,所以說對沒有選擇政治科目的學生來說就要暫時先多學一門科目。
2、政治科目好的學生容易賦得高分: 相對來說選擇這個科目的藝術特長生或者成績不怎么好的學生會比較多,那在這種情況下政治科目好的同學更容易賦得高分。
3、給未來考研、考公職打下堅實基礎: 大學公共課、必修課大有政治科目的身影,考研需要考到政治相關的知識,考公務員更是大量涉及這方面的內容,這對以后得學習還是很有幫助的。
二、那選擇政治就一定能夠賦得高分嗎?
不一定,具體要看選擇該科目的人數和學生科目水平如何。
在這里,我給大家分三種情況做解釋:
第一種情況: 一個班30個人,30個人這個科目的水平都是中偏上的,甚至連最后一名這個各科目的分數都是93分,那么在賦分成績的時候得分就可能會是30-40分。這樣賦分的成績和自己原先真實成績相差甚遠,不好。
第二種情況: 一個班30個人,30個人的水平均屬于中偏下,即使第一名成績原始分只有60分,在賦分的時候也能賦得90-100分,這是比較好的一種情況。
第三種情況: 如果一個班30個人,該科目的學霸、中等生、學渣都是正常水平的分布,那這時候賦分就和真實水平接近了。
等級賦分制度的確和選擇科目的人數有關系,但是并不是選擇人數越少就越好的。
以北京高考的21等級賦分表為例,大家僅作參考:
給大家舉最淺顯的例子:王同學選擇的科目是地理,全省選擇地理科目的人數有20000人,李同學選擇的科目是政治,全省選擇政治科目的人數有10000人,王同學想要拿到A5級的88分,他就要考到2200-3000名,而李同學想拿到A5級88分,他要考到1100-1500名才有機會,只有達到了這個排名兩個同學之間的競爭力才是一樣的。
由此可見,并不是人數越少賦分就越高的,結果是恰恰相反的,因此在選科的過程中不僅要參考自己興趣愛好、是否擅長該科目,還要實時關注一下選科的人數。
三、為什么選擇政治科目的人少呢?
1、得分容易的高分難: 政治每年考試內容變化大,得高分也很難。這本來就是政治這個科目的特點。政治這個科目一般和時政熱點是掛鉤的,往往學到高三,這個科目負擔就會相對增加,因為往年的真題和材料都已經過時了,需要新學習背誦更多的新內容;另外不僅要背的滾瓜爛熟,還要學會應用,但這也未必能拿高分。
2、政治這個科目需要背的知識過多: 政治跟語文一樣需要背誦很多死知識,但又比語文考的活,很多同學不想選擇政治,就去選擇地理或者歷史科目。往往政治在答題的時候把知識點答進去寫的滿滿一篇,但是卻拿不了分,因為需要背誦和理解的東西太多了,同時還需要具備一定的理解能力。
3、選擇人數少,賦高分更難: 就以上原因,本身政治科目選擇的學生就比較少,因為人數少、考生能力參差不齊,賦分不夠公平,因此選擇這個科目的人數就更少了。
新高考采取等級賦分制度,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每個省份的具體情況也不一樣。所謂的等級賦分制是在近幾年高考改革的背景下出現的,以新高考3+3模式為例,語數外采用原始分計入成績,其他六門科目同時設等級性考試,最后卷面成績按等級賦分。那么賦分制選科人數多好還是少好?賦分制下選哪幾科最好呢?本期我將為大家解答。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等級賦分制的流程:根據科目原始成績確定對應的排名,然后根據排名確定等比賦分區間。確定等比賦分區間后,再對考生進行等比賦分。最后賦分后的成績便是考生最終計入高考總分的成績。
以實行3+3高考模式的浙江省為例,假設浙江省高考現有選擇地理科目的人數為10萬人,選擇政治的為5萬人。小A的賦分等級:地理,排名在10%左右;政治,排名在40%左右。根據浙江省等級賦分表來看小A的最后成績則為:地理91分,政治76分。相差的分數對高考生來說已經可以甩掉很多人了。
由此可以看出,賦分制度下選科人數是影響最終成績的重要因素。但也需要結合實際情況,考生需估計自己的成績處于賦分表里的哪個位置,且了解本省報考同一科目的人數,選擇人數較多的科目。
二、賦分制下選哪幾科最好?
新高考制度下,如何選科成了家長和考生關注的重點。以高考3+1+2模式為例,考生選科涉及6門學科12種組合,所以比較復雜。那么賦分制下選哪幾科最好呢?我列出了幾種模式供參考。
1、適合偏理科學生的學科組合
(1)物理+地理+生物
這個學科組合,報考范圍相對較廣,可供考生選擇的余地大。三門學科需要背誦的知識點不如政治和歷史那么多,但要求考生具備良好的邏輯思維和分析能力,相對于物理、化學、生物三科組合來說,難度沒那么高。
(2)物理+化學+生物
該組合符合理工學科類專業的選考要求,能夠報考的范圍相對較廣。但這三門學科難度較大,適合成績拔尖的學霸報考。
(3)物理+化學+地理
學好地理學科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邏輯思維,盡管它的知識點比較多,需要花費時間去背誦,但和歷史、政治不一樣,該學科試卷沒有主觀題,不會存在賦分難的狀況。
2、適合偏文科學生的學科組合
(1)歷史+生物+地理
生物和地理兩個學科,沒有時事熱點的考查,且沒有不容易得分的主觀題,賦分難度低一些,這兩科比較考察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這種組合方式沒有傳統政史地文科的學習難度,且專業報考覆蓋率可達77.8%,對于理科薄弱想學文科的考生來說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選哪幾科賦分容易得高分:
賦分難度:地理>生物>政治
具體情況如下:
1、地理的賦分優勢:
首先,據浙江、上海、山東多地披露的選科數據顯示,地理的選考人數幾乎最多,所以選考基數大是地理的一大優勢;其次,地理的學習難度相對較低,學生得分較易;而最重要的是選考地理的學生中 學霸很少 ,這對廣大普通學生來說,無異于一個天然優勢。因此,綜合來說地理的賦分難度相較于生物、還有政治,是要小一些。
2、生物的賦分優勢(僅較政治):
同樣,生物具有和地理一樣的兩大特點——學科難度較小,選考人數眾多;這也是生物與政治相比,賦分難度稍占優勢的地方。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報考生物的 學霸很多 (物化生),導致了生物的排名競爭更為激烈,所以賦分難度又稍小于地理,處于中間的位置。
3、政治的賦分形勢:
據此前多地的選科情況來看,政治在新高考選科中經常容易遭遇選考冷門。究其原因,雖然愿意選考政治的學霸很少,但是政治由于學科特性,學生想要得到 高分較難 ,大多學生的水平相似,難以拉開差距;再加上政治的整體選考基數不夠,便致使大部分報考政治的人不容易獲取排名優勢。因此,總的來說,政治的賦分比生物、地理都要困難一些。
以上就是大學路為大家帶來的新高考選政治有優勢嗎?賦分高嗎?為什么選的人少?,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課程內容?究竟何為新高考改革??究竟什么是課程標準??究竟什么是學科核心素養??究竟如何推進全國卷?
2019年11月28日 20:432月26日,教育部正式發文,確定了河北、遼寧、江蘇、福建、湖北、湖南、廣東、重慶等8省市正式啟動高考
2020年01月05日 19:45第三批啟動新高考模式的省份,已經進入了選科的階段,在第三批新高考中主要分為3+3模式和3+1+2模式
1970年01月01日 08:00隨著第三批試點地區的江蘇、廣東等8個省市公布新高考改革方案,越來越多的學生、家長必須直面新高考的選科
1970年01月01日 08:00高考,一直是社會大眾非常關注的問題,尤其是近年來高考政策的改革不斷改革,從最初的裸分高考被質疑耽誤特
1970年01月01日 08:00?英語一考在即,對于高一高二來說,今年一考考了什么?了解學科考情,科學提分是不容小覷的壓力,統計了近
2020年03月03日 22:37熱門Q&A1政策解答問:你好,今年據說英語必須考120以上才可以報考211,這是真的嗎?答:沒有這個
2020年02月23日 10:26“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边@是文理分科高考時代,理科生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如今高考改革,“3
2020年04月28日 20:28這是1日在福州召開的全省教育工作會議上傳出的消息。據介紹,今年我省將公布《福建省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
2020年04月07日 19:33今日關于江蘇新高考方案引起了廣大家長的關注,高考改革變化有哪些,考生需要注意什么,專注教育小編了解到
2020年04月07日 19:33教育部:推動有條件的地方優化學前教育班額和生師比
時間: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嚴格幼兒園教師資質條件,把好教師入口關
時間: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教職工存在師德師風問題、侵害幼兒權益要依法嚴肅追究責任
時間: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教師存在師德師風問題,損害幼兒身心健康的,要依法追究責任
時間:2024年11月12日教育部:2023年全國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90.8%
時間:2024年11月12日2020年瀘州高考志愿填報時間,瀘州高考志愿填報咨詢教育機構
時間:2024年06月25日2020年德陽高考志愿填報時間,德陽高考志愿填報咨詢教育機構
時間:2024年06月25日2020年綿陽高考志愿填報時間,綿陽高考志愿填報咨詢教育機構
時間:2024年06月25日2020年廣元高考志愿填報時間,廣元高考志愿填報咨詢教育機構
時間:2024年06月25日2020年遂寧高考志愿填報時間,遂寧高考志愿填報咨詢教育機構
時間:2024年06月25日